在过去几年中,关于车内空气污染的投诉从来没有消停过。某豪华品牌遭遇集体投诉的事件依然历历在目,开车2年相当于吸烟10年更不是一个传说。就在去年的11月5日,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《天天315》再曝豪车车内空气污染问题。
一边是车内空气污染如顽疾一般,难以治愈;另一边是我们在车内的时间越来越长。2014年《中国人群暴露参数手册》显示:驾乘人员在所有交通工具中暴露时间最长的是小客车。全国的平均暴露时间是每天40分钟,其中北京、天津、广东等地驾乘人员的平均暴露时间高达每天60分钟。而且随着交通拥堵情况加剧,会使得驾乘人员在车内的时间越来越长,同时,车内装饰水平也是花样越来越多,以及更好的车厢密闭性,使车内空气污染物更容易聚积而产生污染。
2012年,我国出台了《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》(GB/T 27630-2011)。这是国内首个车内空气质量标准,让车内空气检测终于有了标准可依,也是到目前为止的主要依据。但标准的非强制性一直备受诟病,对于汽车生产企业的约束不够(guan bu liao)。不过这种情况将要改变!
【史上最严格的国家标准】
近日,来自国家环境保护部的消息:对国家标准《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》进行第一次修订,并已编制完成标准的征求意见稿,主要变更的内容包括:
1、标准由推荐标准修订为强制标准;
2、对原标准中的部分限值进行了修订;
3、增加了环保一致性检查下线时间的规定;
4、受检车辆为新下线后28天±5天以内,且未经销售者或者使用者擅自改变车辆内饰的车辆。
5、增加了信息公开和环保一致性检查的相关内容。
国家标准《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》(修订GB/T 27630-2011)征求意见稿出台后,在编制说明中也将修订后的我国国家标准和主要国家、地区及国际组织同类标准进行了对比。PK后的结果是:修订后的我国国家标准是目前世界上最严格的标准。
各种对比中,同我国国家标准最具有相对可比性的是韩国KOR国家标准和日本JAMA的自主行动计划。我在这儿插播一段:思密达民族在解决车内空气质量问题上是特别积极主动,在韩国代表团的不断坚持下,UNECE的世界车辆规章协调论坛,第68次GRPE工作会议正式批准由韩国组织成立了车内空气标准GTR工作组,计划在3年内完成全球统一法规(GTR)的起草工作,工作组由韩国担任主席。